2022江苏省考行测题库精选720题(340-342)
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实行分级分类考试,考试类别分为A、B、C三类,考试科目均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所有报考人员均需参加。近五年江苏省考整体题量没变化,A/B卷为135题,C卷为130题。自2019年江苏省考调整了言语理解和表达以及数量关系的题量后,近三年整体题量分布一直很稳定。江苏省考紧贴时事热点、体现本省特色,题型创新,考试难度逐年增加。
2017-2021年江苏省考行测题型题量统计表
题型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
A/B卷 | C卷 | A/B卷 | C卷 | A/B卷 | C卷 | A/B卷 | C卷 | A/B卷 | C卷 | |
言语理解与表达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5 | 35 | 35 | 35 |
数量关系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15 | 15 | 15 | 15 |
判断推理 | 50 | 45 | 50 | 45 | 50 | 45 | 50 | 45 | 45 | 40 |
资料分析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常识判断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20 | 20 |
总题量 | 135 | 130 | 135 | 130 | 135 | 130 | 135 | 130 | 135 | 130 |
江苏省考行测旨在考查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思考、推理、解题能力。《行测》考试时间只有两个小时,考生要完成5个模块130~135道题,平均每道题的解题时间不到1分钟,这给考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考生想要在行测上拿到高分,秘诀在于掌握高效解题方法,形成快速解题思路。在答题时提高速度,拔高正确率。备考时一方面要掌握解题技巧,另一方面要多加练习,考试不指定用书,考生可选择2022年江苏公务员考试教程(点击订购)复习,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在此提供每日一练,帮助考生提高。

接下来完成1-3题!
1.很早以前科学家就发现有些人对于某些药物的反应和其他病人不同。例如,某种麻醉用肌肉松弛剂会导致特定的人无法呼吸。后来,科学家发现产生这种的原因在于这类人拥有特定的基因。这也就带来了一个大问题:研究人们之间的遗传差异是否可以促进医学发展出更高级的治疗手段,也就是说,根据个人的基因进行“量体裁药“?科学家已经辨认出一批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基因,但是要真正实现,恐怕为时尚早。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学的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医学
B.医学用药不当会导致人体遗传基因变异
C.人体的基因差异可能会体现在药物反应上
D.基因与药物能够互相作用的假设还无法证明
2.漂亮和美丽是两回事。不漂亮的眼睛可以有美丽的眼神,不够标致的面容可以有可爱的神态,不完美的身材可以有好看的仪态和举止,这都在于一个灵魂的丰富和坦荡。或许美化灵魂有不少途径,但我想,阅读是其中易走、不昂贵、无须求助他人的捷径。
根据这段文字,对“漂亮”和“美丽”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漂亮和美丽是两个不同的审美标准
B.漂亮的人可能不美丽,美丽的人也未必漂亮
C.漂不漂亮是生来注定的,但一颗美丽的灵魂需要后天的塑造
D.美丽比漂亮更加重要
3.中国要想彻底解决水危机,必须成为一个水利网络化的大国。中国新世纪治水方略研究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应该放在洪水和干旱问题的结合上。把两者结合起来考虑,把水作为一种资源利用,这是资源水利的观念。如果只知道防洪,而没有从资源角度来管理洪水,那么数千年来,中国治理洪水的思路并没有进步多少。
根据上文推断,作者最可能讲述的内容是:
A.中国近千年的“治水”是无效的
B.水利网络化是将洪水和干旱结合起来
C.中国“治水”应寻找新思路
D.应将水利作为施政的重点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参考与解析
1.答案: C
解析:
根据提问可知为细节判断题。
根据“科学家发现产生这种的原因在于这类人拥有特定的基因”可知,并且材料没有完全确定,C项“可能”表述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
由尾句可知,基因学的研究成果还未广泛应用于医学实践,A表述错误;B项因果倒置,是基因的差异导致了用药反应不同,而不是用药不当导致基因变异,排除;D项为无中生有,“相互作用”文段并没有具体提到。
2.答案: C
解析:
文段开端点明漂亮和美丽是两回事,之后分析了漂亮和美丽的区别,人没有漂亮的外表,但可以有美丽的灵魂,而且灵魂的美化有很多途径,“美丽”可以后天打造。C项理解最为准确。
3.答案: C
解析:
材料首先给出解决水危机的思路,即成为水利网络化大国,而后进一步解释何为水利网络化,即将洪水和干旱结合,材料末尾指出,如果依照数千年来的治理策略,则将保持原有水平。所以作者意在指出,应开辟新思路治理洪水,解决水危机。故正确答案为C。A项说法过于绝对,不能对之前的治水策略全盘否定;B项不是文章的重点;D项不能从文中得出。

点击分享此信息:
